创业的本质是学习。

创投是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陈雪涛的职业投资人之路,是从帮朋友筹钱开始的。在恒基伟业、多普达和HTC当了15年的高管,陈雪涛发现个人和企业很难在成长速度上保持一致,身边不断地有比企业“跑得快”的朋友、同事和下属离职创业。“10年前的创业环境不像现在,有完善的筹集资金的流程,(当时)有的要把房子和车子抵押了来凑钱,跟第二次结婚似的”。陈雪涛就是在不断帮朋友凑钱的过程中,成了一名“兼职”投资人,并最终选择结束职业经理人生涯后,成为一名职业投资人。

在陈雪涛看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在鼓励大家从传统的实体经济中脱离出来,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手段,营造一个全新的、共享的创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思想、有能力的年轻人可以用全新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推动社会的发展。做创投就是希望通过对产业链的了解和积累,以及一点募资,来撬动整个产业链,给年轻人一个机会。因此,拿到钱后陈雪涛投的第一个项目——北京创客空间——和他熟悉的智能硬件产业链没有太大关系。陈雪涛觉得,这个项目不仅能降低创业团队的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志趣相投的创业者聚集起来,“像水泊梁山一样”。

投人,不是投项目

在智能手机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所累积下的经验和人脉,以及别人对自己能力、道德和操守的了解,是陈雪涛转型投资人的本钱——只喝了20分钟的茶,他和两个合伙人就融到了第一笔1.2亿的资金,这让他自己都颇为意外和感动,“别人把钱给我打理,是莫大的信任”。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陈雪涛一直坚持“天使轮就是投人”的观点,麟玺创投在尽职调查方面花费的精力也比同行要少。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陈雪涛更愿意把精力用在解读创业者上,而不是在资料中分析可行性和回报率。“首先是爱上这个人,才会爱上这个团队,爱上它的项目”,对于他来说,一个团队的文化和精神状态,比财务数据更说明问题。陈雪涛也和我们聊起了他正在投资的雷神科技公司,形容其是“一个阳光的团队,能够感觉到每一个人的热情、真诚和对用户的尊重”,“这样的团队肯定是有执行力的。”

创业的本质是学习

陈雪涛成长于一个人人都在等待“接班”的时代,没人知道创业是什么,而在他眼中,今天大学里的创业课也还是只停留在书本上。在采访过程中,陈雪涛一再强调:“创业的本质就是学习,是在社会实践中完善自己的过程。”投资创客空间、做创业导师,都是为了促进创客教育和交流。“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在创业领域中并不正确,创业活动存在着一些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要推动创客团队间的交流,让他们少走弯路。创业最终是人和人之间的竞争,速度很重要。”所以,学习能力强的团队,才是陈雪涛眼中的好团队。这种团队不但能快速的学习,而且能够快速的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不断的改善和创新。“投资人的工作很好玩的一个地方,就是有些团队能够给你惊喜,给你很多投资收益之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