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1日,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指导、成都高新区科技和人才工作局、成都市工商联联合支持、由光谷创业、天使联合汇和中国创投高尔夫俱乐部联合主办的2021全球天使投资峰会(GAIS)在成都高新区成功举办。天使联合汇(原“中国青年天使会”)的近百名家人受邀参加。麟玺创投合伙人栗霄霄受邀参加人工智能产业投资论坛嘉宾。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丁小斌做主题分享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受国家高度重视,积极发展金融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成都作为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现在不光是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还是全球第37位金融中心!截至2020年底,在成都的A股上市公司共97家,总市值高达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增长40.8%,吸引国内外知名基金机构共计402家,总基金管理规模4184亿元人民币。
成都一改往日消费休闲作风,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近年来,成都出台《成都市促进公募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4亿元天使投资引导基金,顺应国内资本市场改革大势,鼓励创投机构向专精特精方向支持实体经济改革发展。人工智能成为本次论坛的重点关注赛道。麟玺创投合伙人栗霄霄认为,面对目前中美科技战、全球绿色金融的国际形势,加大人工智能产业支持力度、加速“卡脖子”技术领域创新、以资本带动科技,以科技带动碳达峰任务实现,成为我国所有地区未来5-10年的核心研究课题。

图|GAIS人工智能产业投资论坛专场
1. 中国智能制造水平快速发展,有力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制造作为硬科技的重要领域,其全球市场竞争激烈,但市场规模巨大。目前全球智能制造发展梯队相对固定,形成了智能制造“引领型”与“先进型”国家稳定发展,“潜力型”与“基础型”国家努力追赶的局面。中国位居“先进型”行列。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保守估计,未来几年全球智能制造行业保持10%左右的平均复合增速,预计到2022年全球智能制造产值将达到1.51万亿美元左右。

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制造水平实现了快速发展,85%的企业正在践行智能制造。12%的企业处于成熟度二级,自动化特征显著,但行业发展不均衡。目前电子、汽车、食品、运输、医药等处于行业的排头兵地位,尤其是汽车、家电等龙头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智能化特征明显,带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2. 硬科技产业规模平稳上升,投融资市场活跃高涨
硬科技产业规模稳步提升。根据我们的测算,截至2018年全球硬科技的市场规模至少在7.4万亿美元,同比增速8.3%,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 8.2%。其中,人工智能在各领域中增速最快,同比达到50%以上,2018年市场规模接近555亿美元;新材料在各领域中目前规模最大,超过2.5万亿美元,2018 年同比增速超过10%,航空航天同比增长约10%。具体各分项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投资者和企业热衷参与硬科技领域。A股市场中从事硬科技领域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尤其是随着科创板的建立,使得更多的小微科技创新型企业获得融资支持,得到迅速发展机会。其中,主营业务涉及相关产业的就多达 825 家,总市值约为 12 万亿,占总体 A 股市值的 20%,由此可见,硬科技领域虽然风险较高,产业较新,但无论企业还是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

3. 人工智能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关政策颁布层层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标志着人工智能进入“国家战略”时代。疫情期间各地政府也积极发挥人工智能在抗疫中的作用。2020年2月工信部发布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进一步催化人工智能在多场景发挥。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呈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通信研究院的统计,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超过718亿美元,其中,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6亿美元,相较于 2018 年同比增长26.9%。往前看,根据iiMedia Research的估计,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到 2025 年可以达到4000亿元,未来呈爆发式发展趋势。
